大学生与手机
心理1801 李民和
白岩松告诉我们:“手机的投其所好是毁人的最好的方式之一。”
但最近,在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上发表的一篇“Screen time -- even before bed -- has little impact on teen well-being” 其中的一项研究发现:
“无论是周末还是工作日,青少年每日屏幕使用总时间与心理健康影响不大。”研究还发现:“睡前2小时、1小时或30分钟的屏幕使用时间,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下降没有明显关联。”
这与媒体和公众的普遍看法恰恰相反。
所以当我看到“手机成为大学学风建设的一个阻碍”这句话时,不禁疑惑: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既然使用时长的差异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小,那么就是使用的目的出了问题。
大学生使用手机一般会做些什么呢?除了短信电话这两项最基本的功能以外,就我个人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学习型,如:拍照,做笔记,查资料,练听力,背单词等
二是社交型,如查阅邮件,发微信,看朋友圈,刷微博等
三是休闲娱乐型,如:追剧,追星,吃鸡,打王者,刷抖音,听歌等
在这三类主要的目的中,能对学风建设产生消极作用的,无非就是与学习无直接关系的社交型与休闲娱乐型目的了。有人说,上大学是为了以后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培养人际关系也是很重要的一门必修课,难道要培养那种只会读书的书呆子吗?休闲娱乐也可以陶冶心性培养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啊,都是经历过高考的人了,都知道高强度的学习方式的艰辛,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了,学习压力没那么大了,当然要好好补充一下能量,不能只盯着学习呀。
不是说玩手机一定是不务正业,也不是说社交休闲娱乐一定会阻碍学风建设,劳逸结合同样有利于学习进步。说到底,手机只是一种工具,本身是无罪的。当APP的款式越来越丰富时,我们的各种需求都能通过手机得到迅速满足——休闲娱乐,读书看报。手机是刺激欲望的强力引擎,只有想不到的,没有手机做不到的。
手机与学习产生冲突,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大学生难以自如地控制使用手机,对三类目的所耗费的时间精力比例不恰当,在满足自身学习社交娱乐的需求时,很难清晰地认识到每类需求需要满足的重要程度,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在大学四年里想要收获的是辉煌的绩点还是广交天下友,轻松自在游。
再来说说在课堂上频繁使用手机的现象。
一般来说,从小学到高中,大多学校都不允许在校内使用手机,更不稍说课上使用手机了。而大学课堂知识点比较多,专业性比较强,偶尔会跟不上课上的进度,需要使用手机记录下来课后再加工消化。但我个人觉得,只要课前预习充分,课上专注投入,再不懂课后立即问老师,这种学习方式比课后自己一个人盯着手机屏幕的知识来学习要好得多,因为一旦用手机记录内容,我们就会觉得以后再学也没问题,不那么专注于在课上当场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容易养成一拖再拖,因为手机帮我们记住了,从而我们的大脑会越来越懒,更加不利于学习。
那么电子产品与学习是否一定水火不相容呢?并非如此,不反对利用手机整理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还可以在日后传给学弟学妹呢。反对的是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这是学习的大忌。课上聚精会神专心听讲,课后一心一意梳理知识,而不是在课上机器地记录复制,而是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良好的学风。
手机,既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能使人陷入思维的惰性。面对大学生越来越依赖手机,手不释“机”的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放下对手机的成见,不应该一昧痛恨手机,应该反思自我控制力是不是减弱了。面对花花绿绿的页面,我们需要更多的意志力,更加坚定的抵制力去抵抗诱惑,最好的办法是给自己划定一个固定使用手机的时间段,当然除了必须接听电话的时间,比如早上看10分钟,中午20分钟,晚上在9:30后才能看手机;每次打开屏幕前,想想自己真正要做的事情,集中注意力完成,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刷着一个又一个抖音小视频,刷一条又一条的朋友圈。
批判地对待使用手机,成为手机的主人。一边学习一边浪,尝新试鲜自控强。在人生最美的时光,追寻最灿烂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