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低头,它没有那么重要
公管1801杨方芳
“手机的投其所好是毁人的最好方式之一。”白岩松如是说。科技的进步,手机的普及,带起了一批新的商家、新的行业,与此同时,也制造出一代手不释“机”的低头族。手机固然能发挥巨大作用,可是,当我们坐在课堂上时,别再低头了,它真的没那么重要。
我们寒窗苦读十二年就是为了考上好的大学,何为好的大学?为何大学有高低之分?我想,一个大学的学风必定是关键因素。学风是一所大学精神文化的主要体现,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资源.但是如今大学在进行学风建设运动的过程中遇到了麻烦------低头族随处可见。义务教育的九年加上高中的三年,这十二年中几乎可以说我们学生每天都过着无手机的生活:父母不给,学校管制。可我们这一代却是生活在信息时代,渴望着接触电子产品,等我们终于考上了大学,远离父母,被给予更多自由,这些年被压抑的玩手机的冲动似乎一下子爆发了,所以如今每个大学都不约而同地出现“靓丽风景”:无论在何处,都能看到大多数大学生手不释“机”,这明显不利于学校的良好学风建设。
看着学生恨不得将自己钻进手机里,不顾生命安全,也不再饱含对知识的渴求,未来的人才可能就这样被埋没了,各教育人士也是痛心疾首,想尽办法来改变,部分高校为了整顿学风,开始尝试“无手机课堂”,引起了很多大学生的埋怨。他们抱怨学校剥夺了他们的自由,没有尊重他们,不信任他们的自控力,哭诉在课堂上遇到不懂的问题没办法及时查资料,影响学习……我并不认同,高中的课堂有时也要一下子接受很多新东西,也不允许带手机,难道我们不及时查就学不会后面的内容吗?大学里学的东西更加深奥宽泛,难道我们及时查了资料就能一下子搞懂这些知识吗?如此对比一下,就会发现查资料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要查的资料也并没有想象中的多。所以我认为用手机查资料而导致学生受不了手机的诱惑而分神完全是得不偿失的,那么多的埋怨只是为自己玩手机找一个看似正能量的借口,而能排上大学课程的课都是值得一学的,再无聊的课堂也不一定需要用手机来打发时间。
“无手机课堂”还与意志力、自律联系紧密,那我就认为学校进行一定的管制是有必要的。大学生年轻气盛,意志力还需要锻炼,学校的参与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而不是荒废自我,沉溺手机。时间长了,我们就能渐渐抵住手机的诱惑,不成为学校的“亮丽风景”,与此同时,渐渐浓重的学术氛围能很好地熏陶我们,促使我们争先恐后地进步。如此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请放下手机,抬起头来吧,它并没有那么重要,前方还有更好的风景。